过充实的实习,做不一样的自己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9-05-24浏览次数:1

实习的日子已经算到了14周,回首这三个多月的时间似乎不漫长,但是娓娓道来,却是有着很多故事,很多感触,很多的汗水与欢笑。

我想,实习的经历应该是每一位治疗师一生的宝贵财富,是我们职业生涯起航的灯塔与风标。

我的实习单位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,科室虽然占地不大,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。从简单的弹力带、沙包到高大上的等速治疗仪、超声诊断仪一应俱全。科室的每一位老师也都是相当的博多闻、和蔼可亲,来科室短短一周我们就和各位老师打成一片。不论是方仲毅老师、姜鑫老师的手法技巧,还是范帅老师手把手的带教都给我们对骨科康复全新的认识。实习过程中,科室还细心地为我们安排了骨科病房,神经内科病房,门诊治疗大厅三处的学习,能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临床康复内容。

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科室里一直高涨着的学习热情,无论是工作多年老师们、进修医生还是实习同学都已养成了闲下来就翻书的习惯。每天中午的literature report和case report,周一晚上的视频课,周四晚上的业务学习,在骨科病房还有下午闲余时间的小讲课,常常把我们学习的日程排得满满的,而我就觉得自己像一块海绵一样,需要努力地吸收着各种知识来充实自己。

我第一个实习的地点是骨科病房,主要面对的是围手术期康复。带教我的唐燕老师,正好是中医大06级的学姐,而之后的叶济灵老师,也是我们10届的学长,两位老师在我这两个月的见习中都给我很大的帮助,不但是提醒该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,看哪本参考书更好,我在治疗过程中的所有问题都能老师都会一一帮我解答,即使有时犯了一些错误,他们也会委婉的点出。唐老师每次在治疗中都会一直和病人聊聊天,拉拉家常,不断的鼓励病人去完成训练,这个特点也一直影响了我,使我也养成了多交流,多鼓励的治疗风格。

在骨科的前几天,我基本都是看着老师治疗,把每一个治疗步骤都记在笔记上,下班后再翻出以前的教材温习,上网查询相关的知识,而且上班的过程中老师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。就是在这种引导下,我慢慢捡回以前上课时的解剖知识,第一次真正接手病人的治疗,第一次 自学课外书籍,第一次开始做小讲课的准备,第一次看完了10多页的全英语文献......这么多第一次构成了在骨科两个月学习生活,在每天的新挑战中,往往是自己偷懒一会都觉得非常“罪恶”。正是这种高强度的学习,我出科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自己有了些许自信,在日后遇到围手术期的病人能更加得心应手。

在骨科,我也认识了很多来自福建中医药大学、上海体院的小伙伴们,大家共同工作,学习,互相促进,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。在闲暇之余我们还组织了科室聚餐,大家20多人济济一堂,三位福建中医大的“大厨们”各显神通,为大家做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,这些欢声笑语,也成为了我记忆中相当珍贵的片段。

进学解中说:“业精于勤而荒于嬉。”从一个学生到治疗师,我们还有漫长的路要走,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,希望今天的努力能换来明天一个不一样的自己。

作者系必赢国际bwin,2011康复治疗学,胡凡

举报